[Note] Design Thinking 設計思考 Day1

前言:這裡單純整理 設計思考上課筆記,供日後查詢用
文字內容:台大創新設計學院設計思考課程上課投影片&講課內容
圖片來源:Link1Link2

積極主動參與,樂意分享合作,不妄言評斷
不妄言評斷 ->  (聽起來很簡單,執行上很困難) -> 這會影響你的框架

及早動手做

失敗不是壞事,越早體驗越好

開放心態,接受不同觀點與意見

隨時動腦,隨時觀察


設計思考的開山始祖之一: Tim Brown
最喜歡舉的例子是愛迪生

愛迪生之所以厲害,不只是因為他發明燈泡,而是他透過設計思考將發明燈泡這件事,發展一個公司,只得這家公司至今還是極具有創新力的

 feasible

不是只有技術可行,還要可商業化,提供使用者價值

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且還要可實行的 Feasible 

while (1){
Inspiration
Ideation
Implementation
}

設計思考基本上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只要做對了,必然會在路途中找到預料之外的發現
心態開放,互動,實驗,分享過程,鼓勵集體思考,團隊成員彼此學習

以人為中心,採取系統的觀點


觀察是所有新事物的起點
觀察始於眼睛
創新始於眼睛 —>  眼見為憑? 眼見真的是真的嗎?

人們適應不良環境的能力非常的強,強到自己都不自覺

"如果我問我的客戶需要什麼,他們會說是更快的馬車” —  福特 (第一部車子是福特發明的)
上面這句話,福特認為,客戶要的不是馬車,而是”快”
所以福特做的是汽車,而不是找更快的馬

iPod 可以用轉盤的方式讓人選歌,<— 原本不是轉盤的模式,但是人們需求是想要以更快更點單直覺的操作模式來做選歌這件事情

成功的設計案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洞見
觀察
同理心 

洞見: insight
從他人的生活學習 <— 把自己換到對方的角度去想事情
走進世界,觀察人們的真實經驗,看人們如何應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停止判斷是洞察事務本質的關鍵” — 中村修二 (日本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有些 insight 是頓悟的,有些 insight 是累積的"

觀察:
直接進入場域(居住,工作,玩耍...),看人們不做的,聽人們不說的
該觀察哪些人,該使用哪些研究技巧,如何從收集來的資料分析出結論?
邊緣,極端使用者 (重要) <— 觀察一些比較特別或是機車的使用者,這些人有時會給你一些洞見
經驗豐富的專家

同理心:
"當你在追男女朋友的時候,是你最會想這間事情的時候"
設計思考的任務是,將觀察轉譯成洞見,進而轉化成可以改善生活的產品與服務
努力透過別人的眼睛去看世界,透過他們的經驗去理解世界,透過他們的情緒去感受世界
功能,認知,情感
把自己的判斷跟情緒抽離,去觀察事物的為什麼,設身處地思考

學習設計思考最大的重點是
你有沒有去反省自己

Stanford 提出的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loop: 


設計思考的應用:
重點是在”思考"
產品 服務 做事的方法 解決問題的方案
企業 組織 團隊
社會


Double Diamond Thinking:

Discover : 發散:發現問題
Define:收斂,把問題定義下來
Develop:發散,提出解決方法
Deliver:收斂,找出最好的解法


Discover: 
實作方法:
1 觀察! <—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觀察會有不同的結果
自我介紹,你要怎麼樣想,人家會怎麼樣畫
觀察者跟被觀察者之間都是Observation之間的元素

2 User diaries: 使用者第一次使用的時候的反應

3 Being your user

4 Brainstorming

5 Quantitative survey

6 Fast visualisation: 迅速畫圖勾勒出想法或問題或一絲

7 Shadowing 就跟看電影一樣,旁觀者的角色觀察你的user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

8 Un-focus group 找素人問意見

9 World cafe 找各式各樣的人討論,打散換組,弄個三四次

10 Deep Interview


Empathy
看你所觀察的人,
感受他的感受,不要自己下結論
例如 捷運上有人一直咳嗽
捷運上偷吃東西
捷運上聽音樂很大聲
---> 先把自己被影響的情緒與嫌惡抽離,思考他們的感受,觀察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unbiased active listening:
聽人家自我介紹的時候聽聽看他講了哪些特點,講的先後順序,那些有講出來的,哪些沒講出來的?
prompted by open-ended question:做interview可用

Need-finding

A,E,I,O,U
Activit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bjects
Users

請對方講的時候要問: 為什麼講這件事情,為什麼做這件事

"Seeing the water"
假如你是一隻魚,你怎麼知道你周圍的是水?

我們現在是人,我們怎麼知道我旁邊的是空氣?
現在當然知道,那請思考如果在一千年前,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旁邊是空氣?

牛頓,怎麼知道萬有引力?

現在讓我們來思考這件事:假如你是一隻魚,你怎麼知道你周圍的是水?
跳出水面
觀察其他的魚
Look more closely at the water and all that goes on in it
Perturb擾動 the water

"魚不知道自己在水裡,就像你不知道你自己在框架之中"

How do you seeing the water?
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water?

To understand your customer in new way
And this requires 
EMPATHY


Active Observation:Fact, Inference, Assumption

Fact: 這個人走路就是慢,他就只有150 cm
不管任何人觀察紀錄都是一樣的,稱為事實

Inference: 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他的動機是什麼
他為什麼穿黃色衣服?

Assumption: 假設
假設,他可能等等要去約會,所以穿黃色衣服?
他可能衣服都沒洗只剩黃色的這件?


再舉個例子:進到一間教室的時候

[AEIOU]
Activit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bjects
    人們使用什麼物件
Users
    Who do it?


結構性觀察:我知道我要去看什麼特定去觀察
非結構性觀察:不設限要觀察的維度直接紀錄所有事情

參與式的觀察:例如人類學家,把自己融入在部落裡面觀察生活模式

Interview 的時候:盡量不要問Closed question <-- 這樣的問題幫助有限

Closed question:  
像是這種問題:你今天有沒有來上課?有 ... ... 
回答 是 不是 對 不對 要 不要
Open-ended Question: 開放式答案的問題
這裏就不舉例說明了

Interview 的時候要注意要跟 user 建立 trust ,沒有 trust 的話很危險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Mark Twain


Design Thinking: 為盲人設計手錶思考:盲人如何得知時間?

重新定義問題:
盲人需要的其實不是錶,盲人需要的是時間!!

my solution -> 在盲人手仗把手部分上設置一個按鈕

按下去會再把手處以點字浮現時間



洞見:盲人其實很在意外觀

盲人也想要跟大家用一樣的東西 不被歧視

其實正常人也有不想低頭看時間的需求

https://www.dezeenwatchstore.com/blog/2014/10/interview-with-hyungsoo-kim-the-bradley-black-stainless-steel-eon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筆記] CRLF跟LF之區別 --- 隱形的 bug

[ML筆記] Batch Normalization

[筆記] 統計實習(1) SAS 基礎用法 (匯入資料並另存SAS新檔,SUBSTR,計算總和與平均,BMI)

[ML筆記] Ensemble - Bagging, Boosting & Stacking